10月29日,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年会由教育部大力支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以“以教育见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教育界代表参会。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领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焦扬,“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兼副馆长攻布·布木策恩德等多国驻华使节、国内外知名高校校长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教育国际合作发展大计。

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处长、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秘书长苏葵主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发布了《2024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主要内容,为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在交流论坛上,学校纪委书记、副校长冯丽伟作为职业教育领域代表受邀发表主旨演讲。该论坛由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主持,攻布·布木策恩德及北京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领导专家先后发言,分享“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实践与创新。

图:冯丽伟作题为《以丝路学院为桥,书写一带一路职教出海南洋答卷》的主旨发言
冯丽伟在演讲中系统阐述了我校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创新实践。她指出,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国际产能合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学校创新构建了“战略对接、理念引领、双环驱动、管理赋能”四位一体办学体系,以中吉跨境电商“丝路学院”建设为核心载体,构建了“汉语筑基、文化浸润、技能中国”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职教出海模式。她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服务民企“出海”、带动产业“出海”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学校依托嘉兴在毛衫、羽绒服、皮革、家纺等产业的雄厚基础,携手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共建中吉跨境电商“丝路学院”,创新实现了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四维互认”,构建了“基于中国方案、符合当地实际、满足发展需要、融入国民教育”的在地化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中吉跨境电商“丝路学院”项目已成功入选浙江省“丝路学院”建设名单,相关案例入选商务部全国“丝路电商”典型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模式”。

本次论坛作为年会重要平行论坛之一,以“‘一带一路’教育新视野:资源共享、多元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聚焦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资源共享、“产教融合”与本土特色结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关键议题,为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
通过在此次高水平国际平台上分享“南洋经验”,彰显了我校在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与丰硕成果,进一步展现了民办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为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全球教育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动力。今后,南洋学院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与全球伙伴的合作,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多可能,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贡献更多“南洋智慧”。
张晓晨/稿、摄
刘若竹、钱婧婧/初审
姚思佳/复审
陈培江/签发
新闻来源: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链接:学校纪委书记、副校长冯丽伟受邀出席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并在“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国际交流-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