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
基本概况
洞里萨湖意为“巨大的淡水湖”或纯粹“大湖”, 有一种说法是说TonleSap是来自希腊文“海”的意思,元朝的周达观到达这里时,将洞里萨湖叫作“淡洋”。
法国人称它为大湖。
东南亚最大淡水湖。又称金边湖。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柬埔寨西部。
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每年枯水季节,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这时湖面长150千米,宽30千米,面积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
每当雨季来临,湄公河暴涨之时,汹涌的河水又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 。
此时洞里萨湖湖面扩大到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10米以上,最深11.5米。
干季时,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又倒灌入湄公河,水深仅1米多。除湄公河外,洞里萨湖的补给主要靠周围汇入的河流,其中主要河流有森河、斯伦河、蒙哥博雷河、马德望河、菩萨河等。
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500千米、宽110多千米。
高龙岛是柬埔寨第二大岛屿,位于西哈努克城西南处的泰国湾,从西哈努克城坐船,大约2个多小时可抵达。数十年来与世隔绝,令质朴的天然环境得以最佳保存,包括珊瑚礁、热带棕榈林、热带雨林、瀑布、波光粼粼的湛蓝水域和28个纯白沙滩,其中一个延绵6公里的沙滩更为区内最壮观,岛上还有几处不错的潜水处。高龙岛被誉为东南亚硕果仅存尚未开发的人间天堂,以及继普吉岛、苏梅岛及巴厘岛后亚洲下一个海滨度假胜地。
索卡海滩(sokha beach )是西哈努克城最著名的海滩,绵延1公里,有着洁白的沙滩和平缓的海底,非常的安静。
位于西哈努克城的西北角,胜利海滩超过2公里长,被礁石和小山分成两段。其北段有大货船来来往往,这里游客较多,是西哈努克看日落的最好地方,南段又称夏威夷海滩、国王海滩,可在此租船出海。
位于海滩上的Hawaii Seaview、Sea Dragon可以吃到中式或高棉烹调的美味海鲜。一些酒吧也提供丰富的餐饮菜单,如城中心的Angkor Arms。海滨还有泰国人经营的独立饭店和华人经营的中华餐厅,但最多的还是柬埔寨人在海滨公园旁开设的具有柬埔寨独特风味的餐厅。
荔枝山是柬埔寨佛教圣地和著名风景区,坐落在驰名世界的吴哥寺东北30 公里处,离扁担山约 95 公里。从远处眺望荔枝山,它就像一头巨狮静静地伏卧在暹粒省中部的莽原之上。
荔枝山最大的寺庙是波列昂通寺,坐东朝西,整个建筑结构奇特,坐落在一块 20 多米高、10 米宽的巨石上,由 10 多块巨石构成。正面的一块岩石形象狮子头,坐北朝南,下有大小两块石头,就像两个狮子戏滚的绣球。寺内有一尊石刻的卧佛,是在一块高达 25 米的硕大山石的顶部刻成的,后人依石势建成 3 节水泥扶梯,并在第二节处环以石廊。第三节尽处则有一个过厅,拾级而上可进入柬式屋顶的卧佛厅堂。因此,这块巨型山石便成为两层楼的巍巍佛塔。卧佛身长 9 米,肩宽 3 米,白石纹理细腻,形象生动。底座有 18罗汉的石雕头像。寺庙左侧是一块凸形倒立的朱砂巨石,象一朵蘑菇。石檐有几排小巧玲珑、雕刻精美的佛像。寺东南的山脊上,还有鲁塞、丹雷格拉、佐则等宝塔。著名的龙镇石洞坐落在丹雷格拉塔北面的一座海拔 400 多米的山峰上,山南的丹雷湖旁有动物石像群。站在波列昂通寺厅堂外的平台上,荔枝山的勃勃雄姿尽收眼底。
在波列昂通寺西南有一著名瀑布,叫荔枝山瀑布,位于暹粒河上游的一个开阔山谷,山谷左右有茂林修竹夹峙。水帘似的大瀑布沿石壁倾泻而下,势如万马奔腾。瀑布分为两节,第一节约 25 米高,沿着石壁倾注在一块约1000 平方米的平台上。瀑水流过平台,到了一垛落差约 30 米高的绝崖峭壁上部,从这里再冲出峭崖,砰然跌落,又形成宽达 100 米的瀑布,响声雷鸣,水花四溅,景色极为壮观。平台上分布着 16 个深浅不同的天然石洞,洞底有一层薄薄的黄沙,游人可以在洞中用瀑水洗澡。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199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C,吴哥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吴哥王朝的历史始于9世纪,第一位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带领国家脱离爪哇的统治,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公元802年,他自立为王,建都于库楞山。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到12世纪初,吴哥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今日泰国的大半疆域,每代国王都兴建自己的国庙。12世纪初叶苏利耶跋摩二世弑叔君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一世夺得真腊国王位,新王迁都吴哥。因为苏利耶跋摩二世靠非正统方法获取王位,为了巩固威望,必须大兴土木,营造比前任所有国王建造的七百多座庙宇规模更为宏大的庙宇,作为国庙和他自己的将来升天的太庙。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太庙,供奉毗湿奴,名之为“毗湿奴神殿”。建造时间历时30年。因此,吴哥窟绝非供大群信徒朝拜的西式的教堂或东方寺院,而是一座宏伟的太庙,供奉化身为印度教之神的国王。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在1330年——1339年间曾游历吴哥,他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这表明在十四世纪中叶,吴哥窟已经改为佛寺。汪大渊还报告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公元1431年,暹罗(现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后来有些高棉人猎户进入森林打猎,无意中发现宏伟的庙宇,也有一些当地的佛教徒在庙旁边搭盖屋寮居住,以便到庙宇中朝拜,但吴哥遗迹多不为世人所知。
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目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吴哥国家博物馆(Angkor National Museum)以艺术品、完整的多媒体图画故事并配以个人随身多语言电子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现了高棉王朝黄金时期的皇室历程。
高棉王国黄金时代的建立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它是高棉艺术、文化以及建筑的源流。它的伟大发明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奇迹,现仍然保存在柬埔寨,至今还让世人感到惊奇。成为柬埔寨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力之一的古文明。
吴哥国家博物馆(Angkor National Museum)以艺术品、完整的多媒体图画故事并配以个人随身多语言电子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展现了高棉王朝黄金时期的皇室历程。从到王朝的创建,到高棉王朝文明的鼎盛时期。将所有文物分为8个场馆,按时间的进化顺序,通过交互式的展品,让游客体高棉王国的传奇的同时,对古老帝国的传统习俗和不同信仰有更深的了解。博物馆的参观之旅将会是一个快乐的古代文化之旅,不枉此行。
塔山寺建于14世纪,原名金边寺,也是金边地名的起源。寺内有大量高棉风格浮雕。山门上有两座矮塔,而山路两口各有一尊七头那迦蛇神像,扶手上则有不少吴哥式雕塑。如果想远眺金边市区,可以登上山顶的一座高塔,让金边进入你的眼底。
塔山寺位于山顶,一座高约30米的佛塔高踞山顶,更显雄伟。山下是一座市民休憩的小公园。入口处可以看到的七头蛇神雕饰,象征着“风调雨顺”。其实,这七头蛇神名叫“那伽”Naga,被视为柬埔寨国家起源的神圣象征和王国兴盛的保护神。
塔山寺是金边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当地人祈福的地方。在寺庙门口,有一样浓浓的香火烟味,有一样虔诚跪拜的信徒,而与国内不一样的风景是:有小贩在售卖礼佛用的莲花。一簇簇含苞待放的、美丽的莲。
塔山的传说:相传14世纪一名叫“奔”的女子拾到一尊因发大水顺湄公河漂流至此的佛像,筑小山上、修庙供奉,并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城镇。15世纪国家的首都由吴哥迁到此地,正式命名为“百囊奔”,意为“奔夫人之山”,当地华侨称为“金边”。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是柬埔寨著名的海滨旅游区,其中西哈努克市的云壤国家公园海滩风光令人迷醉。云壤公园森林广袤、碧海蓝天、山清水秀,白沙滩、红树林、野生动物、神秘海岛为旅游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游乐空间。
云壤公园的码头紧靠柬埔寨4号国道,四号国道就是从金边到西哈努克的公路,所以从金边到西哈努克的巴士也会经过这里,云壤公园的码头就在国道上的那座公路桥南侧。